当前位置:首页 > 脊髓空洞 > 症状 >

专家带你认识脊髓空洞症!

来源:昆明南大脑科医院 阅读:8

大多数人一听到“脊髓空洞症”可能认为是脊髓上长了个“洞”,或者认为脊髓因为某种病变变成了“黑洞”,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种疾病,那么什么是脊髓空洞症呢?它对人体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?小编这次就带大家了解一下“脊髓空洞症”。

脊髓空洞症根据病因可分为两种类型:

先天性脊髓空洞症

在大多数情况下,脊髓空洞症是由Chiari畸形引起的,Chiari I畸形是脊髓空洞症最常见的病因,通常发生在脊柱的颈部。症状通常开始于25到40岁之间,患有先天性脊髓空洞症的人也可能患有脑积水,大脑中随着脑室增大而积累的过量的脑脊液,紧张或咳嗽会迫使脑脊液进入脑室,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甚至失去意识(咳嗽晕厥)。

获得性脊髓空洞症

 

获得脊髓空洞症的原因包括脊髓损伤、脑膜炎、蛛网膜炎、脊髓栓系综合症,脊髓肿瘤等。

主要的症状:

1、运动功能

颈、胸段脊髓空洞影响前角,会损害运动神经元导致弥漫性肌肉萎缩,从手部开始向近端发展,大多伴有明显的手部小肌肉的萎缩,以两手鱼际肌、骨间肌萎缩最为明显,形成“鹰爪”手。若前庭小脑传导束受累,可出现眩晕,恶心,呕吐,步态不稳及眼球震颤,而一侧或两侧下肢发生上运动元性部分瘫痪,肌张力亢进,腹壁反射消失及Babinski征阳性,晚期病例瘫痪多加重。

2、感觉功能

常见症状是感觉障碍性疼痛,常累及颈部和肩部,但也可累及手臂或躯干的神经根,称为神经性疼痛。因空洞常起自一侧颈膨大后角基底部,故早期突出症状为一侧或两侧上肢及躯干上部的痛、温觉丧失,而触觉及深感觉完整或相对地保留,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。患者多以手臂被烫伤、切割、刺伤后不知疼痛才发现患病。

3、自主神经

肠道和膀胱功能受损,性功能障碍可能在晚期出现,也可出现霍纳综合征。

3、其他症状

部分病人可出现神经源性关节病(Charcot关节),可能影响肩膀、肘部或手腕,文献报道肩关节是最常见的累及关节,其次是肘关节。Yanik等报道神经性关节病的发生率为25%,其中80%发生在肩关节空洞患者,表现为关节肿逐渐肿大、不稳、积液,关节可穿出血样液体。肿胀的关节一般都没有疼痛,或只有轻微胀痛,关节功能受限不明显。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与关节肿胀破坏不一致,是本病最大的一个特点。有时该病也可见合并脊柱侧凸。

诊断和治疗

目前磁共振成像(MRI)是诊断脊髓空洞症最可靠的方法。由于该病起病隐匿,确诊时常常症状已呈进行性加重趋势,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,只能延缓疾病的进程,绝大部分无法彻底治愈,建议定期复查MRI了解病情进展。非手术处理包括止痛、营养神经、改善微循环、高压氧、中药、针灸等,高龄患者或无症状进展的患者无需治疗此病,通常建议有症状或进行性脊髓空洞症的患者进行手术,手术治疗的一般形式有两种:恢复脊髓周围正常的脑脊液流动以及空洞切开分流术。

康复治疗管理

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日常康复训练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,训练方法因病变的位置和影响不同而不同,治疗的目的是阻止脊髓损伤恶化,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,控制并减轻关节或肌腱疼痛,恢复被动范围的运动,改善运动控制和本体感觉,并在运动范围内保护关节。

1.颈部和上肢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,目前的研究没有证据支持使用手法治疗,由于脊髓已经受损,大多数专家建议避免使用。

2.增加肌肉力量(通常是上肢和椎旁肌肉,使用针对患者耐受性的个性化训练方案),训练颈部稳定性(最初最好在物理治疗师指导下进行)。

3.坐位和站位的平衡训练。

4.言语治疗提升患者的交流能力。

5. 评估患者日常活动从而最大化训练日常生活能力,包括上下床、走路、拄拐杖等活动。

温馨提示:脊髓空洞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深刻认识非常重要!

脊髓空洞医院专家

自助预约挂号平台

SHANGHAI BLUE CROSS BRAIN HOSPITAL SELF-HELP REGISTRATION

姓名

手机

时间

病情

  • 脊髓空洞微信公众号

    昆明南大脑科医院 | 版权所有

    脊髓空洞医院回到开头